创立这个博客(部落格)有三个目的: 1. 提供老师HSC Heritage Chinese Stage 6 Course的教学资源,帮助他们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 (objectives)与教学预定结果 (outcomes); 2. 提供家长HSC Heritage Chinese Stage 6 Course的相关文件与材料,让他们理解课程要求,并能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; 3. 提供学生各种不同的文本,补充课堂上的学习,以便在HSC Heritage Chinese Stage 6 Course的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。然而,我们并不希望只是我们在这儿唱独角戏。我们诚挚地邀请老师、家长和学生来分享您们的心得与意见,同时也欢迎各界的批评与指教。

Monday, April 18, 2011

教学大纲规定的五个议题


HSC Heritage Chinese Stage 6 course 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程,因为它是一门可以帮助大部分海外出生、长大的华人子弟学习华语,认识中国文化,找到自己身份的科目。由于它双语双文化的特性,完全不同于母语组课程 (e.g. Background Speakers) 或非母语组课程(e.g. Continuers)的教学目标与预订结果。然而,因为学生资格 (Eligibility)的规定,课堂上学生之间华语能力必然有很大的差距。试想,一个在中国(或台湾/香港)读到三、四年级的孩子跟一个在海外出生,没有学过多少中文的孩子比较,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会有多大的差距?对老师而言,它的挑战性会有多高?

其实,能力不同的班级 (Mixed-ability class)一直以来都是中文老师的挑战。Heritage 课程的班级也没有两样。然而,重要的是老师能够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’(Student-centre approach)来教学,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,那就达到教学的目的了。

从学生的角度来看,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。不管高考的成绩如何,学习自己的母语本身就是一个身份认同、开启不同视野和强化思考能力的过程,更不用说理解上一代的价值观和文化(减少不必要的冲突),以及增加将来就业机会的额外收获 (Bonus)。对大部分的父母而言,虽然他们并没有经过语言教学专业的训练,但他们的中文程度和人生经验绝对足以帮助他们孩子对议题的理解。HSC Heritage Chinese课程中,学生必须学习的议题是:
1.      Young people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(年轻人与他人的关系)
2.      Traditions and values in a contemporary society (在当代社会中保留传统与价值观)
3.     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k (未来工作型态的改变)
4.      The individual as a global citizen (世界公民)
5.      Chinese ident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 (国际情境下的华人身分认同)
这些议题的学习可以通过中文和英文来达成,而它们的文本(texts)并不局限于课本的文章。它们可以是电影、歌曲、诗歌或网上的信息和材料(如YouTube, podcast)等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大部分的家长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中英文水平,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到自己的孩子。我个人一直觉得,家长的帮助和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,不是吗?

不管是教学或学习,理解考试与学习委员会 (Board of Studies)的教学大纲是很重要的,也是最基本的。有兴趣的老师、家长或学生可以直接链接到BOS的网站 (See “SYLLABUS AND DOCUMENTS RELATED”)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